2013年度中國鋰電池行業大事記
日期:2024-11-25 08:37:05 作者:宏力精密鋼管 閱讀數:312今年是鋰電行業發展的關鍵一年,有成果也有不足,在此盤點2013鋰電界大事件,以饗讀者。
1月8日芬蘭歐洲電池公司動力鋰電池項目落戶天津
芬蘭的歐洲電池公司正式決定將其高端動力鋰電池項目落戶天津,高端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生產線將天津市濱海新區的輕紡經濟區實施其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
芬蘭歐洲電池公司將在輕紡經濟區分兩期建設高端鋰離子動力電池系統生產線,總投資20億元,投產后年總產值達40億元人民幣,年總產能為12億瓦時,可供4萬臺純電動汽車使用。其中,一期計劃今年10月投產,產能6億瓦時。
1月14日亞洲最大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基地工程竣工
亞洲最大的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工程日前在新鄉市平原新區竣工。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產鋰離子電池隔膜6億平方米,預計年產值可達到25億元,將成為亞洲最大的鋰電池隔膜生產基地,能夠更好地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1月29日鋰空氣電池陰極關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仿生能源與儲能系統團隊在鋰空氣電池陰極關鍵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hem.Commun.,J.Phys.Chem.C,ChemSusChem.,Coordin.Chem.Rev.等雜志上,并在電解質、電極材料體系和液流電池結構設計方面申請多項專利,一項電解質體系材料專利(ZL200910249811.4)已獲授權。
2月4日黑龍江鋰離子電池首次出口歐盟國家
經黑龍江檢驗檢疫局檢驗合格,哈爾濱光宇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一批218千克,貨值1.2萬歐元的鋰離子電池出口希臘。這是黑龍江產鋰離子電池首次出口歐盟國家。據悉,黑龍江局組成專家組到光宇公司進行了質量安全風險排查,并采取多項措施確保鋰離子電池順利出口。
3月27日江西宜春復合鋰動力電池國內率先規模化生產
在宜春國家鋰電新能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江西省福斯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內,攻克了其在批量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制漿、涂布、產氣等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出復合鋰動力電池。3月27日,2000組12伏4安時含鋰負極材料復合鋰動力電池被工人搬上大型貨車,運往國內知名摩托車企業宗申公司。當月,福斯特公司已生產并銷售12伏4安時至6安時含鋰負極材料復合鋰動力電池1.1萬組,成為國內首家規模化生產復合鋰動力電池的企業。
3月30日水鋰電研究新進展引質疑
充電時間只要10秒,續航里程達400公里,讓電動汽車和普通汽油在性能上差別不大時代即將到來。《自然》雜志子刊《科學報道》刊發了復旦大學某教授課題組關于水溶液鋰電池體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復旦學者希望將這一成果盡快在國內運用,推動新能源車產業的加速發展,同時為治理空氣污染發揮積極作用。坊間有言論質疑此研究曇花一現。究竟如何或許需要時間認證。
4月12日天津大學研制出大容量高性能鋰電池
天津大學教授唐致遠介紹,該技術首次將人工神經網絡理論和容錯控制技術引入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和制備中。目前這項技術已經開始產業化,應用于許多電池企業,在該技術的指導下誕生了很多電池中的“超級戰士”。比如基于該技術研發的圓柱形單體400Ah(安培小時)鋰離子電池,創造了世界單體圓柱形電池容量之最,被譽為電池界的“巨無霸”。
5月14日天津大學研發成功大容量高性能鋰電池
天津大學首次將人工神經網絡理論和容錯控制技術引入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和制備中,研制成功大容量、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基于該技術研發的圓柱形單體400Ah(安培小時)鋰離子電池,創造了世界單體圓柱形電池容量之最。
6月1日韓國SK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落戶重慶
總投資1億美元的韓國SK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在重慶市兩江新區開工。該項目的開工,標志著又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兩江新區,進一步延伸了兩江新區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將為新區發展消費類電子產業和新能源汽車提供重要配套產業。
6月8日以鋰電池為能源電動雙座輕型飛機成功首飛
由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培育的先進通用飛機設計制造與示范協同創新中心自主研制的、我國首款電動雙座輕型運動飛機7日在沈陽成功首飛,實現了我國通用航空有人駕駛飛機研發質的飛躍。
6月17日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天津
由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申報興建的“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現已獲科技部立項批準。力神公司已具備每年7億只小型鋰離子電池和2億安時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產能,在全球高端市場占有率達7.5%,居世界第5位。
6月19日臺灣實聯鋰電池項目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
總投資1億美元的臺灣實聯鋰電池項目在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實聯鋰電池項目主要從事磷酸鐵鋰儲能電池、汽車啟動電池和汽車動力電池等系列產品的生產銷售,項目投產后可年產電池800萬支,銷售近50億元。
7月1日我國車用高能量型鋰電池技術獲突破
“十二五”國家863計劃支持下,“高能量鋰離子電池系統和電池組技術開發”項目取得重大進步。該項目研發產品單體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38.6瓦時/公斤,功率密度達到915.6瓦/公斤,循環12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為94.1%,成果已開始應用于批量生產的50安時能量型動力電池上。鑒于此次突破完成了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的重要節點,將為動力電池的產業化奠定基礎。
7月8日鋰離子動力電池高安全性隔膜開發取得突破
由廈門大學和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聯合承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支持的“高安全性動力電池用功能隔膜的技術開發”項目已建成一條年產300萬平方米陶瓷功能隔膜試驗線,在此基礎上完成相關配方固化,合漿、涂布、分切工藝技術開發,形成生產能力,并進行了陶瓷隔膜電池設計、試制與測試。該項目的實施,對于完善和補充我國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鏈缺失的關鍵一環,對于提高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和應用的安全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7月9日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正式成立
內蒙古石墨烯材料研究院日前正式成立。這是我國首個與石墨烯材料相關的綜合性研究機構和技術開發中心,主要從事石墨烯材料新品種、新工藝、新裝備、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產品標準制訂以及質量監督檢測。內蒙古自治區是中國晶質石墨礦主要的蘊藏區和當前鱗片石墨的主要產區之一,也是中國三大石墨礦生產基地之一。
7月16日蘋果充電器質量引發爭議
一則“充電器非蘋果內地原裝iPhone充電器”的消息,將“空姐充電時打電話被電擊致死”事件的輿論焦點,由對蘋果公司的“討伐”,驟然轉向了“使用非原裝充電器導致安全事故發生,該由誰來對受害者負責”。充電器是否原裝,決定了誰為事故埋單。調查發現,蘋果公司針對使用非原裝充電器早有招數,一條充電提醒成為它在此次事故中的“免責聲明”。
9月9日九巴引進全港首輛電動巴士eBus采用磷酸鐵鋰池
九巴引進全港首輛電動巴士eBus,9日起早晚繁忙時間行走來往尖沙咀碼頭至蘇屋的2號線,接載乘客,為期一個月。九巴表示,在政府全面資助下,會招標購買8部超級電容巴士和10部電池驅動巴士,期望能在明年下半年投入服務。
eBus單層巴由九巴和內地生產商比亞迪合作研發,長12米,時速每小時70公里以上,可載客66人。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每次在車廠充電大約3小時,便可持續行駛180公里。
10月18日比克動力鋰電池項目落戶大連
年產1.2億Ah高能動力鋰離子電池建設項目將落戶大連花園口經濟區,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環評公示。該項目由大連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153830.96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88403.53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綜合樓、電芯制造生產車間1#、電芯制造生產車間2#、材料倉庫、電芯倉庫、成品倉庫、PACK廠房、化學品庫、安全試驗室等,總投資約6200萬美元。項目建成后,年產1.2億Ah高能動力鋰離子電池。該項目計劃2014年9月竣工。
10月18日鋰電池電源管理系統研究項目取得進展
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承擔的項目“鋰電池電源管理系統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突破了智能充放電管理、限流充電、FCC容量自學習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鋰電池組的安全穩定運行,目前已進入整機試運行階段,即將進入產業化的階段。
10月20日國內首條鋰電池粉料全自動生產線正式投產
由中國電科43所恒力公司參與聯合研發、并承接制造的國內首條鋰電池粉料全自動生產線在四川正式投產。該生產線突破了原有“單爐單線”設備的局限性,形成世界獨創的“一拖多”可組裝式一體設備,可大大減少設備占地面積,降低能耗,為用戶節省人力成本。同時,廢氣處理系統則體現了節能低碳環保,系統通過廢氣吸附、飽和結晶、固液分離等多道工序,實現了廢氣零排放。
10月22日廣州工研院建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體系
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申報的2013年度工業轉型升級強基工程項目“鋰離子動力電池制造工藝裝備技術基礎服務平臺”實施方案,獲得工信部及財政部聯合發文批準立項。
10月31日財政部公布擬支持名單促鋰電池隔膜產業化
財政部將2013年擬支持的新材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名單進行公示,涉及電池方面的項目均為隔膜項目,分別為河北金力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用高安全耐熱隔膜項目、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隔膜研發產業化及在動力電池上的示范應用項目、青島海霸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年產4000萬平方米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濕法PE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