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16家鋰電公司擬定增510億 龍頭企業加快擴張
日期:2024-11-25 09:27:25 作者:宏力精密鋼管 閱讀數:4402月14日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之后,定向增發規模顯著放大。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已披露預案的定增數量達到256單,同比增加了206單。這其中,鋰電池產業的增資擴產動作尤其引人關注。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0年以來,已有16家鋰電上市公司披露定增計劃,合計擬募資額高達510億元。
對此,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前幾年的瘋狂擴產,大家對于新能源電池產業鏈的投資布局都變得更加理性和謹慎。新一輪的產能擴張主要集中于頭部企業,并且遵循“適度超前”的原則,一方面考慮到傳統車企電動化轉型加快,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再融資環境改善,企業想通過規模化來降成本。
“疫情過后,行業經過洗牌,能存活的企業都有各自的生存之道,對于風險的把控能力會更強,而監管層對于增發募資的審核也會越來越嚴格。總體來看,此次鋰電企業產能擴張的速度與市場需求增長速度不會差距太大。”于清教如是表示。
鋰電上市公司密集定增擴產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鋰電上市公司中已有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恩捷股份等16家公司披露定增計劃,累計擬募資達510億元。
作為鋰電行業的龍頭,2月26日,寧德時代發布公告稱,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200億元,全部用于產能擴建、前沿技術研發和補充流動資金,金額分別為125億元、20億元以及55億元。
此次定增加發債合計擴產97GWh,相當于再造近兩個寧德時代。如此大手筆,也使得寧德時代此次非公開發行成為再融資新規以來,募集金額最大的一次預案。而在此之前,證監會已核準寧德時代公開發行100億元債券。其中,2019年10月份已募資15億元,2020年1月份已募資30億元,截至3月3日仍有55億元待發額度。
業內普遍認為,再融資新規對定價、規模、限售等問題,作出了更為市場化的規定。隨著鋰電概念股近期量價齊升,選擇在此時定增融資,不僅可以提高發行定價,還能有限攤薄每股收益以及對股權的稀釋。
在此背景下,熱衷募資增發的自然也不僅有寧德時代一家。3月23日,隔膜行業龍頭恩捷股份披露50億元定增預案,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用于江西省通瑞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一期擴建項目、無錫恩捷新材料產業基地二期擴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募資資金中恩捷股份還將拿出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根據公司年報,2019年公司總負債73.12億元,同比增長36.82億元。15億元的“活水入田”,將有效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率和財務費用,進而起到優化公司財務結構的作用。
此外,億緯鋰能也計劃募資25億元,用于TWS豆式電池、高溫鋰錳電池、三元方形動力鋰電池等項目的研究測試,另補充流動資金7億元。記者還注意到,2月19日,億緯鋰能擬向全資子公司億緯集能增資6.5億元,以推進其完成產線建設。億緯集能專注軟包電池生產,預計未來將向戴姆勒與現代汽車公司供貨。
謹防低端產能過剩風險
2020年開局,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行業迎來新的變化。記者注意到,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硬件出貨量顯著下滑;動力鋰電池方面,受疫情影響行業供應鏈物流放緩。隨著LG化學、三星SDI、松下等電池廠商相繼關閉了海外電池工廠,鋰電池或現斷供的消息不斷傳出。
那么全球鋰電供應鏈物流放緩,是否會對我國的供應市場產生較大波動呢?對此,于清教表示,目前由于市場需求低迷,再加上前期產能過剩,有一定庫存,供給雖然因疫情影響受到一定阻礙,但上半年基本沒大的問題。“從調研情況來看,雖然產業鏈企業大部分已復工復產,但需求端低迷,出貨量也大幅下降。”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總裁方建華對此也持樂觀態度。“我國在鋰電領域,已具備較強的全產業鏈優勢,產業發展之初對外依存很高的電解液和隔膜領域,已基本不依靠進口,并實現自主制造,受海外供應鏈影響不會太大。”方建華如是表示。
事實上,自2018年起,鋰電產業就已進入深度洗牌階段,“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狀況卻得到了有效改善。記者觀察到,2019年鋰電行業前十企業合計裝機達54.88GWh,占整體裝機量的87.98%,市場份額正持續向頭部企業聚集。
而隨著特斯拉這種明星車企的強勢入局,以及新能源汽車補貼延續的政策利好刺激,對于未來高端產能短缺的一致判斷,促成了各大鋰電公司相繼啟動定增擴產。對此,方建華認為,盡管各家企業并未透露其產能利用率及具體產能,但鋰電頭部公司同時密集定增擴產,應該理解為按需定產,提前布局。
方建華表示,盡管新能源汽車預計擁有30%復合的增速,但目前來看滲透率仍然很低。按照戰略規劃提前做足產能儲備,對于頭部的鋰電上市公司而言是必要的。但仍要理性投資、精細化管理和市場運作,謹防貪圖地方招商優惠,盲目投資擴產。